關鍵詞:重新闡述問題、正確的目的、
摘要:價值是多元的,維護個人主義抵抗群眾暴力、專制路線是賽雅柏林的信念。在現實感的哲學與政府壓制中,我們可以看到柏林強調政府,特別是專制政府常強加「唯一的真理」在社會中,而個人理念、自由則被打壓、限縮。 哲學與自由沒有先後順序,若哲學淪落成支持專制政府的行為時,那這個社會沒有自由,若一個國家或政體只強調單一理論、或只有一種思想,那這個社會就會走向極權主義,柏林認為不要認為存在不變的問題和最終的解決,對於賽雅柏林來說,哲學如一場革命、毫無徵兆、沒有循序漸進的經驗。
篇章概要:
1. 第一段,柏林強調哲學的獨特性 :「哲學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沒有確定的技術……一旦一門學科獲得了這類規則,它就為哲學所拋棄,落入經驗科學或形式科學的領域。」 相比於遵循經驗法則的科學來說,哲學是讓人們重新思考問題,他帶來毫無徵兆的革命性推翻。
2. 「言論自由——或通過言辭以外的方式表達的自由——可以是一個獨立目的……這並不取決於它在讓人們變得幸福、智慧或強大等方面有多大價值。」 思想自由的重要性,一個國家若以正確目的剝奪人民的言論自由,使人們不會思考,那這個社會就撕去哲學的價值,哲學是在自由的狀況下激發出來,從中也看到作者對於個人自由相當重視。
3. 哲學與壓制之間的衝突- 「哲學在最好的時候的主要作用是突破、解放、顛覆……哲學必然是朝著更廣泛的自由、推翻現存價值觀和習慣的方向發展。」 哲學好比畈叛的青年,他突破節點,顛覆先前的原則,然而這也與專制政權衝突,專制政權只容許一種聲音,政府扼殺人類的自由思想與選擇權,否定人性尊嚴和自由,壓制了人類的多元可能性。
4. 「康德引起了我們時代最大的哲學革命,而他卻是……不鼓勵表達自由的國家的公民。」 儘管在壓制環境下,哲學家仍然能夠帶來深遠的思想變革。舉例來說,蘇格拉底,作為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在雅典的社會中活躍,但他面對的是政治和社會壓制。他提倡的批判性思考和對話的方式挑戰了當時的權威,最終導致他被控腐化青年,判處死刑,他的結局激發了對思想自由的反思,並激發了後來的哲學發展。笛卡爾,提出的懷疑主義挑戰當時的社會的傳統觀念。「我思故我在」是個人存在的確認,也是對思想自由的捍衛,黑格爾在19世紀時提出的辯證法促使思想界的重大變革,也為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奠定基礎,馬克思在壓制社會中的分析經濟與社會結構,並主張革命,促成了無數社會運動和政治變革。
5. 在文中,柏林強調政府壓制對哲學的影響,若社會只容許一種聲音,那這種壓制會削弱思想討論的自由性,抑制了每一種思想的多元性。其次,專制社會使知識分子不再信任政府,更激化對政府的懷疑,也從而進一步削弱對社會的批判。
6. 柏林在住段舉出幾個思想家的抵抗,如斯賓諾莎、盧梭和海德格爾等,他們透過不同方式反對壓制性政權,並倡導思想的自由與個人權利。舉例來說,黑格爾的辯證法是分析歷史和社會變革的工具,他強調自由的發展和理性的演進,解釋對於政治制度變遷中的不公正有重要意義。
7. 柏林在結尾反思保護哲學對於社會與政府正常運作的必要性,也強調提供思想自由的空間是思想創造和社會進步的必要因素,只有在自由的環境中,才能有真正的民主和社會的繁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