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2024

哲學與政府壓制

關鍵字:思考能力、闡述問題、突破與顛覆


摘要:哲學與政府壓制的關聯性在於,哲學是十分奔放、不拘於現實的,需要依靠不斷思考,突破現有的現狀,找尋問題所在,並用不流於形式的方法找尋答案,這其中答案的對錯與否是難有考證。而政府壓制是為了確保既定狀況穩定,並保護當時環境的和諧,不想也不願接受意義存在。哲學在這樣的政府壓制下,是無法順利發展,不同於藝術、科學,可以在每一個世代找到自己的價值,哲學的意義在於突破、解放與顛覆,透過思考世間的道理,反思現今社會的狀況,弱勢哲學流為形式,或是找尋哲學答案的過程中,有了固定的公式和方法,這樣的哲學則會被放逐。哲學是孤獨的,但哲學也並非是自由的,但哲學不能沒有自由。


       哲學不同於其他藝術、科技和建築等有固定作法與形式的學問,並沒有確定的科技,也沒有任何操作規則,在傳授哲學知識時,靠的是學生能否獨立運用,慢慢找尋其中的意義。無論是演繹或是經驗談,對哲學研究來說,都不是解決的辦法,哲學的困難之處在於怎麼去尋找答案,和如何判定是正確或滿意的答案,每個人皆有自己的見解,例如:世界是否有善惡之分?從不同的觀點,探討這哲學問題,都會有各自的說法,究竟誰錯誰對?無人能說得準。當我們碰到類似的難題時,這就代表他是真正的哲學問題。


       哲學有兩個主要的關鍵,第一是重新闡述問題,可能是在研討某個問題時,透過世人從未思考的角度深入,理解出自己的看法;第二則是完全推翻以前的「認為」,以不同的手段,推翻之前的各種結論。


       而為何哲學與政府壓制有關?書中說到,意義上的哲學,不存在被人認可的技術,如果沒有靈感就不可能取得進展,也就是說,哲學是需要思考,需要經發想才能生存和存在,若是被政府壓制到完全沒有想法或是不敢有想法,這樣的社會是會導致思考能力萎縮的。


       哲學是未有統一路線發展,所有哲學問題都是尖銳且深刻的,沒有固定的路徑說怎樣是哲學,或是規範著哲學,每一代都會有自己該思考的哲學問題,更會產生觀念上的變化,這樣的變化可能會束縛下一代,又或是變成新的思考問題。哲學家就是在這樣的世代中,致力於顛覆、突破、破壞和解放,更很有可能引起永恆的難題。


       也許某些問題是在某個國家的某個特殊時期佔據主流地位,而這樣的問題可能會導致社會動盪,所以在獨裁性質的政府,會強力利用壓制這一手段,避免革命發生,或思想轉變。審查制度對於哲學而言,無疑是猛烈的打擊,它規範了言語、出版,更是人們的思想,前述說到,哲學是不能沒有靈感的。壓制哲學,就是毀掉自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期末作業

 關於期末作業(含書面與展演),請遵守以下規則: 按照授課計畫所列,學期成績將以出席(30%)、平時作業(35%)、期末作業(35%)等項目計算。 期末作業題目:時至今日,政治學系的學生仍必須閱讀政治思想典籍(以xx典籍為例)?政治學系仍應列政治思想為必修課? 期末書面作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