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三B 郭彥均
公共演說、說服、多數決
二、核心論題
群體政治中做抉擇時的必然與犧牲
三、摘要(100-150字)
蘇格拉底為第一人稱,在被雅典城邦判處死刑後向大眾最後陳詞。堅持自己的思想無害及動機單純,強調自己的行為與其他人相同是為了雅典城邦的公共利益,呼籲大家保持理智與思考。通篇文章無法脫離該時代對神、宗教依賴,蘇格拉底乎個大眾的內容,包含了自己一生的思考,也是時代與信仰的對話。
四、
四、心得 :政治的工具性
因為整篇文章有呼籲、說服的性質,說話的對象是全體社會大眾,所以題材運用的範圍廣泛,再利用普世社會相信的價值觀與宗教信仰,創造出與敵方陣線相同的局面,反映社會處死蘇格拉底的決定是荒謬的。
邏輯上雙方各執一詞,而對當時社會而言,甚麼作法是好的、怎樣算是「毒害青年」不得而知。但側寫了雅典城邦的政治活動具有工具性質,在當時除了信仰諸神之外,政治活動進行的統治、權力流動、派系鬥爭、知識散播,皆是為了神服務,當宗教是當時社會的最大公約數,政治也偏離我們現在理解的「公平」、「理性」、「多元」等等,從信仰等於公共利益的角度而言,政治是一種祭典。最後蘇格拉底強調的不害怕死亡,對我來說無非也是一種獻祭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