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政治學系的學生仍有必要閱讀政治思想典籍,政治學系仍應安排政治思想為必修課?
我將這個問題分成兩個部分:
(一)此段落篇文章的意旨
(二)論政治思想在今日是否仍為必修課之重要
-----------------------------------------------------------------------------------------------------------------------------
(一)此段落篇文章的意旨<二十五章-命運在人世事務上有多大力量和怎樣對抗>
摘述:
《君主論》第二十五章探討了命運(Fortuna)與能力(Virtù)在政治與統治中的關係,強調兩者對君主成敗的影響。馬基維利將命運比擬為湍急的河流,具有無常與不可控性,可能摧毀國家或帶來機遇,作者故認為一國之君主的能力至關重要,因為優秀的君主可以利用智慧、決斷力和靈活性來應對命運的挑戰,甚至在逆境中創造有利局勢。馬基維利並強調,命運只會左右大約一半的結果,但另一半取決於人們的行動行為,優秀的君主需會審時度勢,適應命運的變化,並展現果斷與勇氣,因為有些君主會因缺乏能力而致失敗,而另一群君主則通過卓越的行動力掌控了局勢而致成功,由此可知雖然命運不可完全掌握,但具備卓越能力的君主能最大化控制命運的影響,實現長期穩定的統治。
篇章結構:
(1.) 命運(Fortuna)與能力(Virtù)的概念:
- 命運(Fortuna):馬基維利將命運比喻為一個女性,具有變幻莫測、難以預測的特性。命運是外部環境和不可控因素的總和,例如天災、突如其來的社會動盪、他國的干預等,馬基維利認為,命運有時可以推動君主到達成功,但也可能讓君主陷入困境。
- 能力(Virtù):此「能力」並不是僅指道德美德,是指君主的個人智慧、果斷、靈機應變的能力和領導力,能讓君主在面對變局時,運用資源與智慧來把握機會,克服困難。
(2.) 命運與能力的互動:
- 命運像一條湍急的河流:馬基維利用這個比喻來解釋命運的無常,命運如同一條大河,當水流湍急時,強者能夠抓住有利的機會而駕馭它,而弱者則可能被沖走,這種說法強調了君主必須具備強大的領導能力,才能在動蕩的時代中立於不敗之地。
命運與能力的平衡:馬基維利提及,人雖然完全控制命運,但優秀的君主能夠最大化自己的能力來應對命運的挑戰,從而掌控自己的命運。歷史上的成功君主往往在面臨重大挑戰時,憑藉其卓越的決策與行動力,克服了不利的命運。
(3.) 歷史案例的支持:
- 在這一章中,馬基雅維利舉出了若干歷史人物的例子來說明命運與能力的關係。例如,他提到朱里奧二世(教皇)要對波倫尼亞進行第一次出征。馬基維利指出,因為教皇無論做甚麼事都是迅猛且周詳,並瞭解要如何得到他人支持,故也得到法國國王的支持。
(4.) 命運的不可控性與人類行動的界限:
- 馬基維利也表達了對命運不可控性的認識,指出君主無法完全掌握命運的每一個變數,某些情況下,命運的變化將對君主的統治產生根本性的影響,但是優秀的君主能夠通過鍛煉自己的能力,減少命運帶來的不利影響。
(二)論政治思想在今日是否仍為必修課之重要
是的,仍要列為必修課,因為《君主論》的定位是一部關於權力掌控與國家穩定的實用指引,試圖影響君主的決策,同時也展現了他對政治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以及在二十五章提及命運與能力這兩者的互動關係,我認為可以將這個前提與情景直接套用在現代,因為在現今的時代我們每個人如同本篇文章中的君主,都在一個快速變動的時代(命運)中為求生存故需要做出選擇,而每一次次的選擇都會對個人有重要的影響。
像是,每個人選擇自己要投身的產業與公司,但在大環境都面臨新冠疫情的前提下(命運),有許多的產業或是工作被迫停工營收呈現負成長,但是有的公司卻可以將營收逆勢創高(能力),就可以知道此時的公司應變力的重要。
可由上述的例子得知在相同事件(命運)下,而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時(能力),就會產出不同的解果,所以將政治思想史有列為必修課之必要,若假定政治系的學生已對於未來有方向,那此時就可以能做出符合當下適合的選擇(能力),必可以成為具領導例的人才。
未附姓名標籤,無法列入紀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