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近代理性主義、技術知識與實踐知識、確定性
核心論題:
- 理性主義在近代逐漸成為主流,雖然理性主義追求確定性和完美,但對於排斥傳統和實踐知識的極端態度,卻可能導致新的社會和政治問題。
- 作者認為理性主義,是一種懷疑主義,同時也是一種樂觀主義,理性主義者往往對於他人的觀點抱持著懷疑,不願意相信別人的觀點、經驗,但對於自己的經驗卻深信不疑。理性主義者希望能夠找尋出確定、唯一的解答,而確定性知識也是他們認為唯一有價值的事物,亦即技術知識,因為技術知識是可以被寫成規則或是書,人類可以藉由這些書本、規則去學習,並將技術知識以外,像是:實踐知識、前人經驗等拋棄。這也使理性主義者出現認為若要學習真正的理性,必然需要將舊有的知識全數拋棄,再強行灌輸理性主義者所謂的理性,唯有如此,理性才會不受干擾的被人類真正學習。也因為這種極端的想法,導致理性主義者認為技術知識以外的事物是毫無價值的,也沒有接受的必要,不如全數破壞。在政治上,理性主義者亦是如此,他們希望將一切不完美的事物消除,打造出完美、不受環境影響且唯一的政治,而他們所謂的理性,正是打造出完美政治的解答。
- 作者也觀察到現代人不管做什麼事都會去尋找規則或是書等技術知識,也可以得知近代理性主義已經滲入我們的生活中,連政治也不例外,在近代政治中因為新階層如:中產階級、商人等成為新的統治者,這些統治者希望能夠掌權,但自身卻沒有足夠的政治經驗,使這些統治者便只能從書中去學習政治經驗,而書正是技術知識,也是追求理性主義,使其信奉理性主義,而新階層不斷的出現,也使理性主義不斷擴張,這也是理性主義在政治中快速蔓延的原因。而現代大學教育愈加偏重職業技能,因為專業能幫助人們找到工作,而理性主義代表專業,人們發現技術帶來的經濟價值,也重視物質生活,導致現代人不可避免的信奉理性主義,大學也逐漸成為職業培訓所,最終使教導學生真正教育的大學消失。
- 綜上所述,雖然理性主義為近代政治及社會的主流,但理性主義仍存有許多問題,並非如同理性主義者所言之「完美」,像是:理性主義者對於非技術知識的事物抱持著破壞、毀滅的極端心態,那他們所謂的理性是否是真的理性?且理性主義者希望打造出完美的政治,但現實中,人類本就不完美,每個人對於完美的定義亦不相同,那他們破壞舊有一切去創造完美政治在我看來反成為誘惑人類去信奉理性主義的一種話術,一旦人類對於理性深信不疑,將毫無經濟價值的事物,如:道德理想等全數拋棄,這種危險想法將會使良好的政治及社會將不復存在,最終將產生嚴重的後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