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理性主義、技術知識
摘要:
理性主義雖然為現代社會的主流思想價值,但作者點出其問題與困境,理性主義傾向於摧毀現有的架構,消除一切不完美,但是這樣的思維方式及行為,在許多層面無法反應社會的真實性及多樣性。
篇章結構:
一、
一開始作者探討了理性主義,如何逐漸滲透並影響歐洲各種政治思潮。並點出理性主義者的特徵是擁有懷疑一切的精神,不懼質疑傳統或習慣,並堅信理性可以判斷事物的價值。現代理性主義者重視理性思考,質疑傳統與權威,並追求思想獨立,他們相信理性是普遍的,是可以解決所有政治問題。
二、
第二段文章探討了理性主義者對技術知識的過度依賴和追求確定性的想法,理性主義者誤將技術知識視為唯一有效的知識,忽略了實踐知識的重要性,作者也對這樣被如此信任的理性感到好奇。
三、
培根和笛卡爾的研究技術,兩者皆重視確定性並提出了一套規則來達到知識的精確性,這兩者的思想成為理性主義技術主權的基礎。但帕斯卡爾提出了質疑的觀點,他認為理性主義對確定性的過度依賴是一種錯誤,並指出知識不應僅限於技術知識。帕斯卡爾認為人類的思維還依賴於一種自然、默默無聞的方式來運作,過度依賴技術會損害探索的成功。
四、
文章指出,政治無法逃避理性主義的影響,甚至比其他領域更早、更全面地受到理性主義的滲透。現代政治無論在行為、思想還是計劃上都體現了理性主義的特徵,但作者也強調理性主義的政治影響力表現在對技術與書籍的過度依賴,造成一種技術至上觀念導致政治行為被簡化為一系列技術問題,忽視了經驗和傳統的重要性。
五、
理性主義對社會的影響擴展到了教育領域,導致了技術知識的過度強調,忽視了真正教育的多樣性和深度,這種影響滲透到社會各個層面,導致道德觀念衰敗的,進而削弱了傳統道德和社會行為的根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