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2024

政治中的理性主義

關鍵字:理性主義、技術知識、實踐知識

核心論題:理性主義在現今備受關注,對於原始理想與實踐過程間存在著衝突。

摘要:

歐克夏對於當代理性主義頗為關注,認為其是一種強大、有生命力的思維方式,依兩種知識(技術與實踐)進行解釋,並且對於現今理性主義者的思想做出批評,但也不菲是完全否定。

篇章結構:

  1. 作者指出他所關心的理性主義對於歐洲政治的影響,他指出理性主義者從來不懷疑他的「理性」,同時是懷疑主義和樂觀主義又是個人主義的,他相信「理性」對全人類來說都是共同的,理性主義將他自己與他社會的傳統知識切斷,而理性主義的本質是由完美的政治與一式政治。
  2. 歐克夏指出,不論任何東西都需要某種技藝,人類的活動都包含知識。知識可分為兩種:第一為技術的知識,其已被制定成規則、定義、原則;第二種則為實踐的知識,他存在於運用之中。這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技術知識可在書本上面學習,而實踐知識不能教不能學,僅能從傳授和習得。學一種技術不在於擺脫純粹無知,而是重新形成在那裡的認知。
  3. 以培根和笛卡兒為中心,培根認為自然理性不可能有確定性,缺蝦的是確定性本質的清晰概念和獲得充分手段。培根的研究數有三特徵:a.它可被認為是精確可被記住的指示b.他不需要用到任何非此技術本身給予的知識或智力c.他是與探索問題無關的一種工具。笛卡兒第一原則:凡是沒明確認識,不當作真正接受;第二是探索技術被定成一套規則,其應是機械普遍;第三不確定就是無知。
  4. 提到理性主義已不再是一種政治風格,他已成了應受尊重政治風格標準,歐夏克的觀點是歐洲的日常實踐政治,已經成為理性主義的一種缺陷,當學者走出其自身領域時,往往隨身只攜帶他的技術,這使他與理性主義力量結盟。
  5. 提到總有受過真正政治教育的人不受理性主義的感染,今日理性主義者道德意識形態,一度是道德傳統枯竭的遺物,理性主義者本質上是不可教育的,唯有通過他視為大敵的靈感,才能被教育離開他的理性主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期末作業

 關於期末作業(含書面與展演),請遵守以下規則: 按照授課計畫所列,學期成績將以出席(30%)、平時作業(35%)、期末作業(35%)等項目計算。 期末作業題目:時至今日,政治學系的學生仍必須閱讀政治思想典籍(以xx典籍為例)?政治學系仍應列政治思想為必修課? 期末書面作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