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鍵詞 :理智平等主義、經驗、不確定
二、摘要 :
政治活動被認為是把一種統一的完美條件強加於人類行為,而這一代的政治追求一種無害的權力,人們可以安全的使它擴大到可以控制人類社會的一切。而不受妨礙的理智恰可能獲得比他人更多,更確定關於人和社會的知識。一種理智特徵是不會有起源的,他只能重組,最後變的可辨認,進而產生一套新的理智特徵,而它存在於一種為了掩蓋某些事實的環境中。
三、篇章結構 :
在理性主義中,最不重要的,應該是說,最該不受重視的就是傳統法則。一般來說遵從理性主義,或認為自己是理性主義者,他們的目標就是消除傳統所遵循的原則,那些傳統是沒有價值的,他們把修正錯誤經驗知識視為浪費時間。他們將複雜及多樣的經驗歸為一套相同的原則,然後根據理性的理由來攻擊或捍衛這套原則。
原則究竟是理性思考後的產物,還是通俗的?若被稱為原則,是否其實就是一種傳統?對於這些理性主義來說並沒有經演積累的知識,而過去只作為一種障礙時才具有意義,但具有什麼樣的意義,是否是一種更理性的基石? 這點對於我來說還沒找到解答。理性主義者的心智是受過良好的訓練,並不是很好教育的心智,在這樣訓練的過程中沒有季節溫度的變化,盡可能的與外界隔離,若形成一種習性就是視為失敗。
理性最成功的就是在政治中,因為不能指望帶入個人生活中,就會猶豫將其帶入公共生活,但理性對於政治最大的意義為何也是我心中還沒有答案的。這些理性者更看重靈感的源泉而不是行為結果,能被運用的理性和觀點的理性理由是重要的。而能解決一切問題的就是重新開始,忘記一切曾經遵循的,讓所有他們認為的不完美消失。
知識分為兩種:技術知識及實踐知識。第一種存在於研究規則但第二種只存在於運用中,不適合反思也無法被制定。但一項被評定為好的行為,這兩者都需要包含。但職業精確的特徵無疑已經不需要更加強調第一種知識,而第二種卻是無法單靠學習得到的。
培根的雄心,是代表著一種配給理智來獲得世界的確定性和可證實性的依據。自然理性是不會有確定性的,而這種不完美恰好反映在缺乏繁榮的知識狀態。他的研究藝術分為三種:真正技術、一套規則、一套普遍應用的規則。然而最重要的並不是探索精確性,而是這些技術可能的想法。
在現代我們的種種計畫在目的與特徵上都被理性主義所淹沒,在政治行為上連整體精神狀態都被決定了,而理性主義的政治就是政治上沒有經驗的人的政治活動。
沃夫納格侯爵說過 : 偉人,就是通過教弱者如何思考,讓他們走上錯誤的路。
理性主義的歷史並不只是這種新的理智特徵逐漸出現和得到界定的,他也是理智活動被技術霸權侵蝕的結果。
這樣的理性,對於國家的政治行為,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