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2024

政治中的理性主義

關鍵詞:理性主義的批判、不確定性、技術霸權

  1. 理性主義是懷疑的、是樂觀的,它對所有事物保有質疑態度,卻從不質疑過自己的理性,大概顯得相互矛盾,因理性也屬於這世上的一份子,如何確定理性成為主導事務的唯一管道,理性主義讓政治因而完美的底氣從何而來。政治世界可能似乎是最經不起理性主義的檢驗的(p3) 沒有經驗累積、沒有傳統習性,理性主義在當下的時空出現並主導社會風氣,有時它否認了傳統、朝代、經驗、傳遞,但不可否認它自身也會成為這個過程,屏棄一路走來的道德與教育,由理性代替了但真的是完美之道嗎。
  2. 同樣沒有不更遞的時空,理性要重新形塑追求完美,導正細節使不完美消失,理性的優越性一直在凸顯,但其優越性卻也是比較出來的,同理政治如果需要的是實踐知識與技術知識兩種都具備,理性一樣要往後看才知道往前走的不需要什麼,不是標準化的實踐會被改正而成為技術,那堅信技術的理性目的就只是照表宣科嗎。理性要確定貫策始終的知識,是偌大的空間要消除其他教育道德才能制定知識的存在,其所擁有的不也是教育道德所給的底氣與腦袋。所以當技術知識不自全,確定性如何確定。
  3. 而技術導向的知識規則讓治理成了閉環,沒有政治經驗的人口口聲聲告訴治理者哪一部的閉環出現差池而導致不能完整,因失敗即是缺少了某一環,沒有思考制定到的某個條件。因為理性可以掩蓋其不確定性,卻使現狀陷入僵局。政治與傳統都將被融入為技術知識的脈絡,價值觀改變使人們心靈匱乏,視非技術知識為敵人。因此當直觀認為看不見的並非是問題,正確的地位不可挑戰,便會無能力應對無法反抗,因為無法評估甚至意識到自身身處什麼情境。歐克夏並沒有全然地反對理性主義,只是其空泛的社會與腦袋對政治是危險的,他沒有告知政治應是什麼,只有巧妙的言傳政治不應該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期末作業

 關於期末作業(含書面與展演),請遵守以下規則: 按照授課計畫所列,學期成績將以出席(30%)、平時作業(35%)、期末作業(35%)等項目計算。 期末作業題目:時至今日,政治學系的學生仍必須閱讀政治思想典籍(以xx典籍為例)?政治學系仍應列政治思想為必修課? 期末書面作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