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2024

政治中的理性主義(Rationalism in Politics)

核心論題:「技術知識」與「實踐知識」的關係,二者間的對立與相依?

關鍵詞:技術知識、實踐知識、互斥或相依

本文旨在探討理性主義在政治領域中的運作,作者歐克夏在文章前段即指出世界上事務的運作無一不建立在知識上,而知識又可再分為技術知識與實踐知識,技術知識即一種理論知識,是可以被記錄於紙上的工具知識,而實踐知識更偏向一種應用知識,能夠擺脫僵化的知識運用,而更能自身需要作出彈性的調整,是一種帶有創造性的知識,這種知識無法透過書籍傳述,而只能仰賴個人長期的實作累積。

而文章後段歐克夏以批判的角度批評現實中的理性主義者往往過於重視技術知識而忽略實踐知識,這兩種知識間的關聯為何?它們是相互抑或彼此對立的?歐克夏在文章中提及,這兩種知識是可以區分卻不可分的知識,亦即,技術與實踐是無法脫鉤的。但何以歐克夏在後文中大肆批評理性主義對「技術」知識的建構與追逐呢?

在我看來,歐克夏反對的是理性主義者企圖建構處理政治事務的教條式通則而忽略現實事物的多樣繁雜性,因為這是不可行的,哪怕是回溯至理性主義萌芽的17世紀,我們會發現那被理性主義者信奉為先驅者的培根與笛卡兒也同樣不認為會有一套通則性的完美理論存在,而理性主義發展制對技術知識的極端推崇卻是後來者對於培根希望的夸大與對笛卡兒懷疑的忽視。

而回到技術知識與實踐知識間的關聯性來看,我認為兩者本質上比起相斥更是相依的,我們透過技術知識建立起基礎的框架,而後透過實踐中在框架內填入合於自身所處環境的內容,也即不必當然自欺地認為所有無法建構為規範、理論的知識,無法在短時間內透過紙本學習而成的知識,如文化、風俗、習慣等就是不可取、應被淘汰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期末作業

 關於期末作業(含書面與展演),請遵守以下規則: 按照授課計畫所列,學期成績將以出席(30%)、平時作業(35%)、期末作業(35%)等項目計算。 期末作業題目:時至今日,政治學系的學生仍必須閱讀政治思想典籍(以xx典籍為例)?政治學系仍應列政治思想為必修課? 期末書面作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