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2024

哲學與政府壓制

哲學為我們帶來甚麼以及其受保護的重要性


關鍵詞:思維的侷限性、哲學與其功效、當代政治學的善惡

作者於文中點明,政府與哲學家的作為,各自理想中達到的效果分別是穩定與顛覆。作為一流的哲學家,他們應該做的是對於當前的局面、固化的正統,以該時代社會所面對的景況,在思考與談論這些永恆的難題的模式上帶出根本性的變換;相對而言,政府作為統治機構,其任務在於維持當前施行的政體所帶來的和平,若是該政體在一段時間來都能為該區域、該族群穩定的帶來這樣的效果,政府就會持續在新的一代中固化這樣的思考方式,強化執政的正當性,維持政體的穩定。這兩種相對立的概念所造成的衝突,使得哲學家成為各個政府的眼中釘,因為哲學對於永恆的難題的顛覆性思考,往往有威脅政府執政正當性的可能,因此直接消滅這些思考的源頭成為政府穩定執政最簡單的方式。

如果我們覺得自己的國家、當前的政體、政府的執政都是很好的,或是沒有甚麼好改變的,那我們為什麼需要保護哲學家呢?哲學家對我們的重要性到底是甚麼?

倘若作者所言哲學家是一群擁有最高的智力和獨立性的天才為真,我們應當自知絕大多數的我們相對於這群哲學家是愚朦的,我們只能鑽研那些可以持續在前人基礎上進步的經驗與先驗科學,而如同政治學這樣的學門,既然已並非哲學,那麼它的規則就不是由這群智力和獨立性上的天才所制定和傳承,也理當存在許多的缺漏與錯誤。因此,我們需要哲學家以他們獨特的視角,在新的時代中,透過新的眼光來解決與發現我們在思考上的問題,突破固有思維的侷限性。

這種對思維局限性的突破究竟能夠為我們的生活造成甚麼好處,老實說我們或許也不曉得,這是由於我們並不具有那樣的智力與獨立性,我們頂多可以用我們理解的語言來表示,那或許能讓我們的公民自由被擴張,因為我們在固化的思考下,原先了解的公民自由概念因著這群哲學家而被擴張了。但這樣的擴張卻因為我們的智力不足以擔負,往往只能跟隨,久而久之它也被固化成為正統,它仍是另類的侷限,就宛如無止境的馬力歐電動遊戲一般,打完第一關,還有無數看似差不多的關卡等著。

所以到底為什麼要保護哲學家,若如作者所言,哲學確實不像其他的學科或職業能夠適應政府為了維持穩定所採取的壓迫,而我們又需要倚賴哲學不斷發掘對永恆的難題的疑惑,以各樣的角度面對疑惑,面對我們知道了以後的那種無助和不安感,即便那是屬於哲學家們的範疇。那麼如果沒有了哲學的聲音,我們也無法確認我們所處的政體與生活是否良好,畢竟即便目前我們覺得很好的政體,也是在不斷經歷突破與顛覆而後固化的基礎上確認的。也就是說,少了哲學所帶來的顛覆,我們根本無法確認在新的時代中,這樣的政體是否能帶給我們能夠達到的最好的生活,以及提供能夠嘗試回答永恆的難題的最好環境。而我們之所以需要確認我們是否已達到我們能及最好的生活,或許與人因愚昧無知而需要透過比較確保自己不被欺騙,和人因無知而本就喜歡不斷和它者比較有關。

若是我們似乎明白這樣的道理,那麼當代政治學因著在治理層面,順應多數人(治理者與民眾)本性的愚昧無知對民主政體的捍衛,甚至於鞏固,或者治理者為了治理的便利,持續透過愚民化讓人相信當前政體的種種好處似乎也並非一種惡,而是一種必然。但如果哲學的聲音因此而受到泯滅,我們不再對政體的錯誤與缺漏感到困惑與揣揣不安,也不再能夠有機會嘗試了解我們是否已達到我們能及最好的生活,以及提供能夠嘗試回答永恆的難題的最好環境,那麼不僅是對我們自己,也是對我們下一代的惡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期末作業

 關於期末作業(含書面與展演),請遵守以下規則: 按照授課計畫所列,學期成績將以出席(30%)、平時作業(35%)、期末作業(35%)等項目計算。 期末作業題目:時至今日,政治學系的學生仍必須閱讀政治思想典籍(以xx典籍為例)?政治學系仍應列政治思想為必修課? 期末書面作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