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洛克主要探討的是有關自然權利以及社會契約論的想法,更具體的來說就是有關政治權利的正當性。
自然狀態為個體沒有義務彼此服從,但每個人都需要自行判斷自然法的受限。原本人們應是處在自然狀態,決定自身的行為,不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可或聽命於他人的意志,而在這個狀態裡沒有一個人享有多於別人的權力。但在這個狀態是相對不穩定的,有受他人侵犯的風險,故人會與其他有意聯合的人們加入社會,互相保護他們的生命、財產等。也就是人會放棄相對的自由換取安全。因此政府的正當性來源為被統治者同意,而其首要目標為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透過政府及人民的契約,行使相關的權力,為洛克的核心價值人的權力由自己財產(勞動)及自然法而來,政府的權力則由個人透過契約形成。
而這也引出了代議制政府以及革命權的行使,首先是政府仰賴於民眾的個人授權,立法代表則為大多數民眾選出,以表示同意授權。但當立法者們破壞人民財產或貶低人民為處於權力下的奴役狀態時,人民就不需要再服從,享有恢復他們原本自由的權力,透過革命等方法,再建立新的立法機關保障他們的安全等,也就是最原本加入社會的目的。
問題:政治學系的學生仍有必要閱讀政治思想典籍,政治學系仍應安排政治思想為必修課?
首先,我認為政治學系的學生,有必要閱讀相關思想的典籍,大一政治學課程中,就有提到政治是權力性的價值分配,而權力是如何形成的也草草帶過,若權力的定義或起源為這些政治思想,那麼我想有必要了解其內容。而國際政治中提到的霍布斯無政府狀態,也就是目前國際的狀態,其來源也為政治思想,還有許多諸如此類。
但我認為是否應該安排課程為必修課,可以再討論,首先政治思想為根本,但內容相對不好懂,而學習像是比較政治、行政學等課程時內容也不會讓我們去思考本質,也就是說,這些課可以直接去理解,政治思想並不會太影響到我們去學習,舉個例子,美國的選舉制度為選舉人票,在比較政治課程中,我們只會了解其中的制度,不會想到去理解權力的來源等,因此我會認為,政治思想的課程若為必修課,學生學習的意願並不是太高,想法普遍都為這用處不大,或是剛進入政治系的同學可能會認為這些是玄學等。
因此我的想法為設政治思想為選修課,比如說我在國際政治的過程中聽到無政府狀態之類的詞彙,或是政治學中我對權力的來源有想法及想更深入的思考,就可以去選修,這樣學習意願會相對高,也會讓選修的學生認為政治思想相對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