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彌爾在此著作中欲討論的是社會所能合法施加於個人的權力性質與限度, 著作中以人類內在意識領域的自由(思想言論、個性情感)出發,並嘗試界定社會和政府在何種情況下可以合法干預個人自由,並只要我們的行為不傷及他人,這些自由就不該受人干涉——意即在這些前提之下,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追求自身之善的自由。
- 但是在這樣的標準之下,多數人的暴政、社會暴政的問題還是可能存在,因為人民的意志實際上只上大多數人,或是社會上最活躍的那部分人的意志(大眾的聲音其實難以被概括),並且以符合公眾意見為由來對少數意見行使強迫、剝奪它的意見,跟違反公眾意見來使用它都同樣是有害的,因為這個多數究竟是什麼群體也會使國家走向不同的路,還有我們其實根本不可能確定我們竭盡全力要去禁絕的意見真的是錯誤的。
- 因此不可自認正當地強迫或禁止他人做某事,任何意圖去限制個體自由的行為都需要慎重地看待、小心地自制,在闡述個人言論時,應考慮到個人言論可能對他人甚至社會環境造成的影響(可能傷及他人身心、壓制他人自由等),帶著責任意識進行。
- 回到這幾週的兩個核心問題:時至今日,政治學系的學生是否仍有必要閱讀政治思想典籍?我在《論自由》中所想到的是,閲讀典籍不只是吸收理論、思考實務,能夠做到的還有去認知到自己的不足(哪些東西自己還不會),以及透過典籍中的文字、觀念去與自己做對話、了解自己的思想,個體可以在這樣的過程中更好地認識自己,而這樣的功能也是我前幾週沒有想到的。
- 就如《論自由》中的概念所說,思想自由是造就、推動文明演進的動力,透過自由討論與碰撞所帶來的多樣性與社會整體進步,是除了個人權利觀以外,另一個重要的層面。以這個理由而言,我就認為若是在高中、大學教育現場中,都能提供這樣的典籍閱讀,或許讀原典、全部的譯文不太現實,但至少可以截取部分貼近現代價值觀的章節,並佐以不敷衍(講一些大家都知道、正在被盲目背誦的東西)的講授與討論,深入理解為何要?為何可以?有這些權利、自由等觀念,而非只是呆板麻木地聽取大家都盲目背誦的「普世價值」,應該是更有效可以落實對於思想、個性自由的珍惜。
- 最後,政治學系是否仍應將政治思想列為必修課?我認為還是需要的,其他課程更重於理論與方法的應用學習,但政治思想讓我們回過頭從新的視角去探討這些看似早已融入生活中的理念,它們到底所說的是什麼、為什麼我們可以擁有這些、我們可能忽視了什麼等。在《理想的追求》中我們知道,雖各時代都在追求「完美社會」,但理念價值在時代與時代中不存在一定的延續性,不同文化中的個體對於「完美」的解釋與定義又存在著差異。因此我們也需要透過思想課程去閱讀典籍,了解我們可以用哪些角度去思考,也許能再嘗試回到曾經認識的名詞,提供更具現實感的方法。
12/22/2024
《論自由》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期末作業
關於期末作業(含書面與展演),請遵守以下規則: 按照授課計畫所列,學期成績將以出席(30%)、平時作業(35%)、期末作業(35%)等項目計算。 期末作業題目:時至今日,政治學系的學生仍必須閱讀政治思想典籍(以xx典籍為例)?政治學系仍應列政治思想為必修課? 期末書面作業內容:...
-
各週教材: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EcFDnuBkAOh7-fleU-yV4GIKjMaXZ3Ja?usp=drive_link 週次 Wk 日期 Date 課程內容 Content 備註 Note 1 9/9 課...
-
各週教材分享要點:試為負責分享的文章設下關鍵詞(三至四個),並提供核心論題、摘要(100-150字)與篇章結構,請至遲於上課前一日18:00繳交至本課程的討論區,未準時繳交或未繳交者,視同放棄平時作業和學期成績加分的機會。 未獲得分配文章的同學,請積極參與各週線上和課堂討論,同時...
-
本課程設有部落格( https://scuwpols2024.blog spot.com/ ),請修課同學收到系統發出的邀請函,請務必立即按下接受邀請,以利日後繳交作業和發表心得。這是本課程的重要交流園地與紀錄,日後Tronclass將用來點名和結算學期成績。 在部落格繳交作業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