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2024

論美國的民主

關鍵字:民情、平等、論台灣的民主

我最挑剔於美國所建立的民主政府,並不像大多數歐洲人所指責的那樣軟弱無力,而是恰恰相反,在於他擁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我最擔心於美國的並不在於他推行極端的民主,而在於它反對暴政的措施太少……論美國的民主上卷 第一部分第七章

 

論美國的民主,全文分成上下兩卷,上卷分為三部分,下卷分為四部分。而我欲針對大部分上卷的內容提出一些想法。

 

論利益與多數

民情(moeurs)包括人們對於人們擁有各種見解和社會上流行的不同觀點,以及人們的生活習慣所遵循的全部思想。在美國的共和下,美國人酷愛平等,每個人都應該得到平等的發展機會,而自由;另一個面向,多數在思想的周圍築起一圍高牆,只要一旦越過這個雷池,那個人便倒楣了。從兩個托克維爾講述的面向,可以發現,這種弔詭存在於一個國家中個人上的事實。人們在個人的基礎上,支持各種權利發生在維護自身身上,卻在公共事務上,不假思索讓多數成為決策者。這並不是僅僅討論議題上的差別所致,而是一個政治的問題。這個問題在上卷的最後一章展現的淋漓盡致。英裔美國人來到美洲大陸之後開始從事生產,生產關係漸使勞工與資本階級對立,尤其是在知識上差距越來越大。除此之外,黑人群體一直是被壓榨的奴役階級,解放黑奴的運動更是為了貴族階級的利益,托克維爾特別講述到,在南方州,解放黑奴跟讓黑奴獲得自由幾乎不可能同時得到。

所以貴族美國人對於平等的深信不疑,更是一個基於政治權利上與少數群體的不對等所致,美國人基於憲法對於人們的生存權無比重視,但若要更上一層的自由發展,卻只能避而不談,然後繼歌頌平等的偉大。

 

(其實中間這邊還有一段,來不及寫完)

 

從經典中的啟發:論台灣的民主

美國在1780年代完成建國,而托克維爾在1835年出版了論美國的民主,前後不過約半世紀的時間,若我們自詡台灣的民主也是個可供民主國家借鑑(不管好壞方向)的對象,欲出版一本論台灣的民主一書,那麼應該有甚麼內容?

如此,我認為西洋政治思想應列為必修課,讓政治系學生閱讀經典典籍思考台灣的民情與民主囊括之價值的關係,從歷史中是如何發展出來,並對當代形成甚麼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期末作業

 關於期末作業(含書面與展演),請遵守以下規則: 按照授課計畫所列,學期成績將以出席(30%)、平時作業(35%)、期末作業(35%)等項目計算。 期末作業題目:時至今日,政治學系的學生仍必須閱讀政治思想典籍(以xx典籍為例)?政治學系仍應列政治思想為必修課? 期末書面作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