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2024

論自由

一、摘要

彌爾在論自由的本書中提出「傷害原則」,個人的自由應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受到保護,唯有當個人的行為對他人造成傷害時,社會或政府才有干預的正當性。由此可知彌爾對思想與言論自由的重要性,認為即便是錯誤的觀點也能促進真理的檢驗與理解,也因為社會的多樣性與自由的選擇生活是社會進步的關鍵,並警告多數暴政和社會壓力可能壓制少數人的權利。

二、時至今日,政治學系的學生是否仍有必要閱讀政治思想典籍?政治學系是否仍應將政治思想列為必修課?

我認為是有必要的,因為要瞭解因為在本文中的「傷害性原則」與「真正值得信賴的人」都可以直接的反應當時19世紀的的工業革命與民主政治逐漸擴展與今日的社會,書中提及的事情仍適用於今日,不會因為時間的積累而有改變,這就是重要的典籍才能持續地保有意義,就如同書中提到的一項意見如果是如此,在悠悠的歲月中仍會有人發現它,並且逃離壓迫,並受到後人的中用與發展弘揚,所以我認為仍有閱讀典籍的必要。

另外我在讀此典籍印象最深刻的是論思想言論自由中的「判斷力」,因為人總是會有犯錯的時候,若錯誤可以透過他人的意見與討論以及其批評中,去傾聽反思這個問題是否他人說的是有理的,就進行改正吸收並付諸實行,才是唯一值得信賴的基礎。我覺得這一邊有點說得太理想了一點,像是政治學中的「應然面」,而「實然面」在於ˊ因問題就在於犯錯者不認為他的行為或意見是不好的,而是覺得其他的人具有人數或意見上優勢,所以才會認錯,並非真心的捫心自問錯誤。e.g日本對於二戰的行為與慰安婦的議題上,還是認為它自身並無錯誤,只是因為原子彈的因素才迫於承認,所以我覺得閱讀典籍仍有其必要性,可以讓我們對學理進行哲思,但是也需要注意學理當中的「應然」與「實然」問題,這也是身為政治系的學生必須瞭解與明白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期末作業

 關於期末作業(含書面與展演),請遵守以下規則: 按照授課計畫所列,學期成績將以出席(30%)、平時作業(35%)、期末作業(35%)等項目計算。 期末作業題目:時至今日,政治學系的學生仍必須閱讀政治思想典籍(以xx典籍為例)?政治學系仍應列政治思想為必修課? 期末書面作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