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2024

論自由

本書旨在「除非一個人的言行對他人造成直接傷害,那麼他就有絕對自由,其他人和社會都不得干涉。」在彌爾寫作的時代,他認為只有少數國家可以被稱為民主國家,即使是民選政府也不能保證真正的自由,因為當權者將成為與人民不同的階級,依然會壓迫社會中某些團體,產生多數暴力,強迫每個人依照「對」的方式行動。

自然的人類性格(不管是統治者或被統治者)都希望強加自己的意志在他人身上,造成的結果就是增強了政府權力、侵蝕了個人自由,除非有所監管或牽制,彌爾提出了幾個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應該被視為基礎權利的個人自由,例如:意識自由、思想自由、發表意見自由、嘗試或追求的自由,以及交際自由。若要使強迫成為正當,必需認定他被要求禁止的行為會對他人產生傷害,任何人的行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一部份才應接受社會的強制性懲罰。


時至今日,政治學系的學生仍有必要閱讀政治思想典籍,政治學系仍應安排政治思想為必修課?


我認同政治學系仍應安排政治思想為必修課。

本書的核心論點是現實生活上很多原則(不管是法律、道德,或是基本人權)的基礎,人們習以為常的這些「延伸的產物」有可能會脫離原本的意思,這就是我們必須閱讀典籍的原因之一。

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章提到「為什麼某些人的判斷真正值得信賴?那是如何做到的呢?這是因為他一直放開別人對其意見和行為的批評,因為他一直習慣傾聽所有反對他的意見,從其中一切正確的東西裡吸取益處,並向自己,必要時向他人解釋錯誤之為錯誤的所在;因為他一直覺得人類想要對某一主題求得整體認識,唯一的辦法就是傾聽人們對此說出各種各樣的意見,學習各色思維對此做出的一切觀察方式。除此而外,任何智者都無法獲得他的智慧...。」在面對反對意見時不急於爭辯,而是吸收其中對自己有益的部分,有時還向他人解釋錯誤之所在,這種直接了當的精神是我必須學習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期末作業

 關於期末作業(含書面與展演),請遵守以下規則: 按照授課計畫所列,學期成績將以出席(30%)、平時作業(35%)、期末作業(35%)等項目計算。 期末作業題目:時至今日,政治學系的學生仍必須閱讀政治思想典籍(以xx典籍為例)?政治學系仍應列政治思想為必修課? 期末書面作業內容:...